|
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知识 |
来源:中国仪器仪表大市场信息中心 时间:2008/7/24 浏览数:1602 【我要关闭】 |
|
|
|
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,对于原来传统的阴极射线管(CRT)显示器的体积大、重量大和功耗大的缺点越来越不满意。特别是在便携式、小型化和低功耗的应用中,人们期望着体积小、重量轻和功耗小的平板显示器的出现。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,液晶平板显示器(LCD)首先应用而生。由于液晶显示器(LCD)具有轻薄短小、低耗电量、无辐射,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稳定不闪烁等多方面的优势,在近年来价格不断下跌的吸引下,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,逐渐取代CRT主流地位。
LCD产品介绍 液晶显示器(LCD/Liquid Crystal Display)的显像原理,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,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,以控制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,在电源关开之间产生明暗而将影像显示出来,若加上彩色滤光片,则可显示彩色影像。
何谓液晶 液晶于1888年由奥地利植物学者Reinitzer发现,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,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,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式为向列(nematic)液晶,分子形状为细长棒形,长宽约1nm~10nm,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,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,产生透光度的差别,如此在电源ON/OFF下产生明暗的区别,依此原理控制每个像素,便可构成所需图像。
液晶显示原理 在两片玻璃基板上装有配向膜,所以液晶会沿着沟槽配向,由于玻璃基板配向膜沟槽偏离90度,所以液晶分子成为扭转型,当玻璃基板没有加入电场时,光线透过偏光板跟着液晶做90度扭转,通过下方偏光板,液晶面板显示白色;当玻璃基板加入电场时,液晶分子产生配列变化,光线通过液晶分子空隙维持原方向,被下方偏光板遮蔽,光线被吸收无法透出,液晶面板显示黑色。液晶显示器便是根据此电压有无,使面板达到显示效果。
LCD面板结构 LCD的面板厚度不到1公分,十分轻薄短小,它由二十多项材料及元件所构成,不同类型LCD所需材料不尽相同,基本上LCD结构如同三明治般。一个液晶盒包括玻璃基板、彩色滤光片、偏光板、配向膜等材料,当灌入液晶材料(液晶空间不到5×10-6m)后,一个液晶盒就形成了。
LCD产品种类 根据液晶驱动方式分类,可将目前LCD产品分为扭曲向列(TN/Twisted Nematic)型、超扭曲向列(STN/Super Twisted Nematic)型及薄膜晶体管(TFT/Thin Film Transistor)三大类。 |
 |
上一篇:
仪器仪表的用途
下一篇:
传感器--系统的耳目
【返回顶部】 |
|
|
|